而皇帝不孝那更是要被写入史书里遗臭万年的,李世民这话一出估计没几个皇帝敢违背他的话的。陈曦倒是觉得仅靠道德来约束后人,完全没什么约束力,历史上遗臭万年的昏君*臣还会少吗?只要有钱、只要享受到了,谁又会真正在乎道德呢?连**的罪都敢犯,何况只是道德?
在这神话世界,最好的方法还是让后面的皇帝宣誓,亦或者某个皇帝违背了李世民的祖训,群臣可以罢免这个皇帝,另选明主,但这话陈曦可不敢说,这可不是君主立宪制的guo家,说这种话可是大逆不道的,再说就算是君主立宪制的guo家,议会也没有权利罢免皇室。
目前只能说加强教育了,这种事还是从李治开始吧,陈曦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李世民,因为他强势,脾气又大,伴君如伴虎。但李治现在什么都不是,陈曦跟他关系又好,说话时完全没有任何顾忌,年ji也不大,想要让李治接受他的思想,还是很简单的。
和*一事说完,李世民不出臣公们的意料,提出了发兵突厥的事,武将们一个个摩拳擦掌,长孙无忌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:“现在guo家正息兵休战,等他们侵犯边境,才能讨伐。突厥已被削弱,定然不会犯境。若深入突厥腹地,我还没有看到必胜的把握。我认为暂且按兵不动,保持信*,更为合适。”
*玄龄也说道:“西突厥距离我大唐太过遥远,深入腹地,粮草如何解决?且突厥地广人稀,就算*了王帐,我们也*不了所有突厥人,平bai造成*guo之仇,剩余的突厥人必会报复,无休止地侵犯我朝边疆,依臣看,西突厥早已不复当年,不成气候,我们大可从长计议。”
之后又有几个文臣站出来反对,一时间李世民也陷入了纠结。陈曦心中吐槽李世民说好听点是善于纳谏,说难听点就是耳根子软。他赶紧站出来说道:“陛下,臣想着为什么不占领草原呢?草原上土地肥沃,除了粮食外,还可以种植很多经济作物,比如棉*、油料、香料、shui果。草原地广人稀,只要有百姓愿意北迁,朝廷完全可以分给他们大量的土地,再给他们提供种子和吃食,我们完全可以在草原上种出无数的东西。而且草原上矿产*富,臣就知道,骨利gan(蒙古)地区黄金储量超过七百万斤,煤矿超过六百万亿斤,黄金不用多说,煤矿对我朝亦相当的重要,如果我们能大量开采,让百姓人人都用的起,那么寒冬时将不会再有人冻*,同时煤也可以用来炼制钢材。”
李世民*睛一亮道:“此话当真?”
陈曦作揖道:“臣不敢欺骗陛下,金矿开采可能有些难度,但煤矿绝大多数都是*天的,稍稍一挖便能开采。臣建议设立突厥道(唐初,天下gong分为11道,可以看作是省),到时候陛只需派出一位信得过的节度使去治理,前两年可能还需要中原地区贴补,几年后绝对可以给我朝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。”
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有富裕,现在人没有不知道的,黄金煤矿的都是小事,稀土、石油才是重中之重,不过这些对于唐朝来说太遥远了,陈曦也没有励志让大唐进入工业革命的想法,也就没有说这些东西。而是想着只要把地占领了,让北方成为“自古以来都是中guo领土”,且有大量汉人长期居住,等这个世界进入现代社会,北方这些地区自然就是中guo的了。
之后自然就不用陈曦再说什么了,就算煤矿给大唐带来的好chu,臣公们一时间想象不到,但700万斤的黄金,zu以让任何人心动了。而且此时虽为唐初,但土地兼并的问题已经出现,部分农民失去自己的土地成为*民,影响治安不说,还影响到了府兵的招募,这可是伤及guo本的事。如果有大量农民愿意进入突厥地区耕种,起码目前可以把这些问题压制下去。
如此一来,便没有人再提出反对发兵突厥了,接下来自然是要商议*体该如何出征、如何募集粮草、招募府兵、如何进攻、各种人员的任命等等。
这些就不是陈曦可以参与的了,他和李治、程chu弼三位少年只是一言不发地听着。陈曦悄悄告诉李治让他多听多看,李治虽然不解,但还是听从了他的话。